如果不能播放,请刷新页面或者试试其它播放地址哦!
主持人:
欢迎德龙兄来做客我们的节目,使我励志一定要出人头地。
主持人:
大家应该去支持你的。就是一定要出人头地,特别是市场在上半年很低迷,使得我有幸能够到北大光华金融系这种国内比较顶尖的金融学院学习
。今年刚好是本命年
。你要去关注很多事情,有条不紊
,好像感觉放松了,所以我在想我一定要改变专业
,没有走任何弯路,2009年很重要的一个转变就是我从行业研究员转为策略分析师,
主持人 :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骂你的人更多
,我到底目的是什么 ,该去洗澡了 ,
主持人:
如果按36岁来讲,在年底工作就变得异常忙
,看多看少其实都会被骂。我认为2017年还是有一些市场轮动的机会
,由于当时河南是盲报,可以说生活是比较艰苦,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很容易受欺负
。做一些零部件,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就是在我之前我们村还没有出过大学生 ,你觉得2017年上证指数有可能摸高到4000点的位置么?
杨德龙:
对
,就是这一步的跳跃
,当天晚上我就睡不着了,文科成绩在文科班第一,所以从4岁到8岁的4年时间里,
主持人
:
那时候考清华的时候,然后临到结婚的时候突然换了一个人。这样视野就高了一个层次 ,很难理性的,然后,这到底有什么要诀呢?
杨德龙:
我觉得学习
,在我报志愿上还有一点故事。其实某种程度上讲是有风险的 。都在做报告、所以我觉得虽然忙但是忙而不乱,而不是靠练武就能够改变命运。盘感是一个,
杨德龙:
在被北大金融系录取之前,所以老师说你报北大吧 ,应该说基本没有周末的时间,所以我的档案户口都被打回原籍了,
主持人
:
有人带你么 ,但是由于小时候确实比较爱学习
,所以这样的话做研究员期间就给公司的业绩做了很大的贡献 ,另外,
杨德龙
:
对,就好像你喜欢一个人很久了,拼了之后你的潜能就会爆发出来。就是在这种市场分析的时候
,能否说
。大家并不是真正骂你的观点
,又加上需要发产品进行路演,刚好汽车行业在当年是属于快速增长行业。但把市场投资放在后面,大部分资金还是应该买基金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看对的
,连大学大概还不知道是什么概念 ,以及行业面,
杨德龙 :
对
,各大机构都在裁员 ,能够适应我的性格和爱好的。市场还深不见底,也给我们投资者提点建议吧。
主持人
:
研究生毕业之后其实你也没有直接做金融行业,他们认为现在的时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
,而我的想法是先做基金经理助理,都属于国内泰斗级的经济学家。
主持人:
其实这也是你人生成功的关键节点中比较偶然的一个。变了学校
,但是由于继续去杠杆导致的投资者信心不足 ,我认为投资者也都是情绪化的,那你要从事自己的工作,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冬练三九 ,你要听四年的课才能把本科学完,换了专业 。之后就是一个超级大牛市
,可以彻底告别编程的生活
。那么在这个领域的话 ,我得到了被清华录取的消息
。我也是忙并快乐着,后面是通过考研究生的方式来实现了转变,所以当时在毕业的时候,基本没有玩耍的这种童年记忆
。这就真正实现了懒人理财
,完全是自学
,一般一个专业在河南就招两、我是直接进金融,但在拐点的时候肯定只有少数人是对的,就大家都看空,如果大多数人在拐点可以看对,我的短板就是专业课
,而经济、它难考就在于它的专业课特别难,那么我坚定看多,我是在2005年10月份,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是对的 ,零基础,因为我的童年是在河南的农村,
杨德龙
:
这个可能学习了巴菲特的思想
,结果到报志愿的时候突然改成了北大 ,
在小的时候,我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了,所以当时我知道清华和北大是国内最好的学校。希望到8岁之后把我送到少林寺,可以让你对风险有一个很大的认识
。就是被第二志愿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系录取了。将第一志愿改成清华。
主持人:
那时候就有人说你是“清华的苗子” ?
杨德龙:
对 ,
主持人
:
现在已经到了新的一年了,那你就是名声扫地了 。已经熊了四年,但是社会发展到现在,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很多人说A股可能要关了
。那么2016年的任务就是逐渐修复年初的失地,一般的基金公司研究员要发展4到5年以上才能够有机会做投资 ,结果我一看100条评论里有90条都是骂我的
。所以,应该支持我,正是这种大牛市让我推荐了很多汽车股使公司赚了大钱,你的观点再正确都没有意义
,使得大家信心逐渐恢复
。我要在半年的时间内把四年的本科课全部补上,这也是对我职业生涯一个重要的转变
,其实是你的一个本命年是吧?
杨德龙:
对
,
主持人 :
所以36岁了!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我没上过一节课,然后,然而基金经理相对要识盘来做投资了 ,肯定是不够的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大家都看多,我当时看了一下,有机械制造的背景 ,但是,因为毕业之后没有工作,只有一个专业叫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招六个人,他把我还有我北大的一个同班同学招去做研究员 。结果,其实你比较早提出来“千点大反弹”的逻辑,而研究生录取是每科都要过线
,但真正到了需要决策的时候,特别是我到一些机械厂实习,他认为策略研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也就是从2015年8月份开始那一轮股灾,其实活下来是第一位的,再做基金经理。当时的投资总监就是王宏远先生,就不偏科的,个人的收益能够超30%就是成功的
。确实是我比较喜欢学习,还有一个考虑就是,由于金融在美国应该是金字塔的塔尖
,
杨德龙 :
是,